形声字是个违章建筑

Shape-Sound haracters Are An Ad Hoc Solution

形声字是个违章建筑

战国以后,汉人为了解决读音问题,大量制造形声字。事实证明,这种文字改革完全违反科学,不但无法解决读音问题,反而使汉字失去了原本意义明确且直觉易懂的优势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将错就错的教育方式仍然持续蔓延!

声符是非常不科学的产物

汉字的声符系统采用了非常不科学的直音法,当需要声符时,就找一个同音字放上去,找不到同音字就找一个近音字补上去。至于如何挑选同音字或近音字也是毫无标准可循。这种叠床架屋的系统简直就是一个地基不稳、结构脆弱的违章建筑。

形声字所采用注音方法主要是直音法

所谓的直音法,简单来说就是「用声符的读音当作字的读音」。例如:「芳」是个形声字,「方」是声符,意味着芳与方读音是相同的。 直音法可以简单定义如下:

采用直音法的优点是能发挥「有边读边,无边读中间」的功效。例如:当古人看到一个新字,好比「汸」字,虽然没学过,却能念出它的读音,因为「汸」的读音与「方」相同。

直音法的困境

中文的发音组合大约有1350个,若采用直音法,就必须要有1350个声符才能满足,因此就算把所有汉字部件都用上也不够啊!在找不到同音字可用的窘境下,只好拿相近音的声符来搪塞,于是出现所谓的读若法。

读若法

读若法可简单定义如下:

例如:莠的声符是秀,因此,莠的读音与秀的读音相近。

直音法最终宣告失败

拼音法可以用极少的符号拼出无数的字音,是真正科学化的音标系统,而直音法则完全违反了这种科学精神。影响所及,形声字用了几百个声符,仍然拼不出正确发音,最终被迫放弃声符系统,另外采用汉语拼音(或注音法)来解决读音问题,可以说是一败涂地。

大量创造形声字的时代

战国时期,六国文字兴起,各国都想快速发展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字系统。为了解决燃眉之急,于是大量创造形声字。尤有什者,连原有的象形字或会意字也被转变成形声字,兹举数例说明如下:

「草」从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草的甲骨文是个直觉易懂的象形字,战国以后,添加了声符「早」,改成「草」,原先的艸就只好成为部件,称为草字头。以下是「草」的文字演变流程图。
「目」从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「眼」
目的甲骨文是眼睛的象形字,战国以后,则添加声符「艮」,改写成「眼」。《说文》:「眼,目也。从目,艮声。」以下是「眼」的文字演变流程图。
「泪」从连体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泪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泪的甲骨文是眼睛与水所组成的会意字,代表眼睛流出泪水,直觉易懂,但战国以后,改成「泪」。眼睛的符号被改成声符「戾」。影响所及,失去了意义明确且简单易懂的优势,声符也失去了功能。
「涎」从会意字转变成形声字
涎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涎的甲骨文是张口的人与水所组成的会意字,代表流口水,意义明确且简单易懂。战国以后,张口的符号被改成声符「延」。影响所及,不但失去以形表义的核心优势,连声符也失真了。
「齿」从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齿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齿的甲骨文与金文都是牙齿的象形字,但到了篆体却添加了声符「止」。
「射」从连体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射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射的甲骨文与金文都是一支箭搭在弓弦上的连体象形字,意义明确且简单易懂。战国以后,弓和箭都不见了,换成声符「身」。影响所及,不但失去以形表义的核心优势,连声符也失去功能了。
蝎子从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蝎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甲骨文是蝎子的象形字,本意是蝎子,后来引申为数以万计的万。为了区分两者意义,小篆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「蝎」,汉朝以后,再把「蝎」改成「蝎」。
蛙从象形字转变成形声字
蛙的文字演变流程图,图中显示,「黾」的甲骨文是蛙的象形字,是蛙的本字。后来,这只青蛙被改名了,变成了形声字「蝈」,其中,「国~国~」是青蛙的叫声。汉朝以后,再把「蝈」改成「蛙」。下图为青蛙被改名的历史轨迹。
大部分的声符最终演变成累赘的无用符号
声符的变异性大,随着地域、时间、口音等变迁因素,大部分的古字读音与现今大不相同,连带的,它们的声符最终都无法发挥功能,变成累赘的无用符号。在《说文解字》当中,失真的声符非常多,限于篇幅,仅举下列几个字为例,这些字的声符如今都已完全丧失功能。
形声字最终变成结构不稳的违章建筑

古人采用直音法,企图利用单一声符来为新字注音,虽然方法简单,却极为不科学,不仅声符不敷使用,也衍生了无穷后患。最终证明,这种注音方式无法结构化,如同愈堆愈乱的违章建筑。

形声字造成大量的同音字

当我们利用汉语拼音输入中文时,打入「yi」,结果出现了400个以上的同音字。这么多的同音字,造成中文使用上的极大困扰与不便。反观,英文的同音字极少,发「yi」的字母组合不超过5个,如:yi、ie、i、ee。

形声字的声符无法精确表达读音

由于许多汉字的声符是取近似音,因此,难以发挥「有边读边,无边读中间」的功效。例如:许慎认为「莠」是个形声字,其中,「秀」是声符。但「莠」与「秀」的读音不同,只是相近而已,因此无法让学习者透过声符读出正确的字音。

形声字的形符无法精确表达字义

海、涎、泪、尿、汁、洗、冲等都被许慎归为形声字,「水」是它们的形符。对于初学者而言,只能从中知道字义与水有关,却无法精确地理解其中的字义。

形声字最终变成结构不稳的违章建筑

在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两大系统中,古人选择了前者。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看出,甲金文是以象形符号为本的文字系统,不但脉络清晰,且结构完整,在表达文字意义的技术上在当时可谓登峰造极。 遗憾的是,战国以后,为了解决读音问题,大量制造形声字。事实证明,这种文字改革完全违反科学,不但无法解决读音问题,反而失去了原本意义明确且直觉易懂的优势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将错就错的教育方式仍然持续蔓延! 识字教育是人生第一个学习阶段,若这种将错就错的识字教育持续不断地灌输在孩子身上,如何能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?反过来说,若我们能勇于承认错误,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,并将科学精神溶入识字教育,这样,我们的孩子就能在识字阶段同时培养科学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