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写国语作业时,很好奇汉字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会长这个样子?每当提出相关疑问,老师就会不以为然地回答:「小孩子不要问这么多,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,只要照着抄,多抄几遍就记起来了。」原来,老师也不知道答案。渐渐地,我越来越讨厌汉字,总觉得学汉字只能死背硬记,毫无逻辑,难懂、难记又难写,非常不科学。 长大后,在大学资管系教书并担任图书馆馆长时,或许是因为过去对汉字的困惑挥之不去,竟迷上甲骨文,于是兴起使用大数据关联性分析法去破解的念头,没想到从此欲罢不能,因为我惊讶地发现汉字原来是一套很有逻辑的图像语言系统,而且里面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珍贵遗产。
形、音、义是文字三要素,因此一个理想文字系统必然是能完美呈现字形、字音与字义的未来文字。象形文字系统的优势在于表达字形与字义,拼音文字的优势在于表达字音,为此,我们致力于推广形音双轨识字教育,因为它能同时完美地表达文字的形、音、义,让孩子不再以死背硬记方式学汉字,而是可以用理性思考的方式来认识汉字。因为每个汉字都是透过观察、理解、纪录、定义、转化与应用等过程才创造出来的,这不就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常规步骤吗?
汉字的本质是图像语言,若不恢复图像功能,就无法理解汉字里所隐藏的历史文化及造字典故。例如:华是一棵开满花的大树,象征中华文化欣欣向荣、灿烂美丽。
汉字想表达的意象,不仅是静态的,更是动态的、有声音的,因此只有多媒体语言才能真正发挥汉字的功能。就以雷为例,全世界的人一看就能理解它的字形字义,差别只是读音不同罢了。如此一来,汉字不但能成为世界语言的桥梁,还有利于推广跨文化教育。